最辛苦的莫過於南韓總統

若想到歐洲各個國家,歐盟這個概念很容易出現在腦海中,這個帶有權力與影響力,能夠協調歐洲各國的國際組織,似乎是唯一一個有意義的單位。但想到亞洲,似乎沒有一個區域的概念能夠立即從腦海中浮出。以亞洲、東亞或亞太為概念或目標的單位卻相當多,他們在功能、目標、與涵蓋範圍上有太多重疊部分,這種疊床架屋且互相競爭的國際組織,分散了區域整合的力量與資源,或許也因此降低了整合的可能性。

Read more...

民主與永續發展的矛盾

政治人物喜歡談未來,尤其是談下一代的未來。談未來所談的是「永續發展」的觀念,當談如何避免將舉債留給下一代的子孫時,談的是國家財政的永續發展;當談環保或廢核的未來時,談的是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又或者談核子武器問題時,談的是國際安全穩定的永續發展。永續發展是個「政治正確」的口號與目標,也有選舉賣點,但是永續發展與民主政治是個兩個相當矛盾的概念!

Read more...

黃金價格過去一百年

「金衡盎司」(Troy ounce)是國際市場中用來衡量黃金價格所用的重量單位,每一盎司大約等於31.1公克。在過去一百多來的歷史中,若以每一「金衡盎司」來計算黃金價格的話,從1900至1933年,黃金價格為持平的20.67美元;自1934至1967年,黃金價格為35美元。這表示在前一段時間,20.67美元的美金能夠換回約31.1公克的黃金,而之後每35美元能夠換回31.1公克的黃金。

Read more...

靠理念活下去的歐元

這幾天的希臘陷入了罷工與街頭激烈抗議的衝擊,這股民間抗爭從上個月開始發酵,當時的希臘政府同意新一輪的財政緊縮政策,希望藉由71億歐元的緊縮,不僅幫忙希臘本身省錢,也希望此舉能夠在向「歐元區」老大哥們展現出解決債務危機的誠意之後,獲得大筆資金的抒困。這一波緊縮政策在希臘國會第一輪的表決中,以154票同意、141票反對下通過。

Read more...

老牌民主國家的困境

全世界公認的老牌民主國家紛紛爆發危機。若沒有主播的介紹,英國倫敦所發生暴動事件的新聞畫面,可能會被誤認為是發生在「即將推翻獨裁政權」的民主化國家之中,畢竟民主國家的社會看起來不是應該更和平嗎?在美國,國家債券的評等史無前例的由AAA等級被調降到AA,雖然AA等級仍然表示美國的償債能力從「極有能力」變成「很有能力」,但這象徵著全球經濟霸權的經濟實力正在下降中。民主不是應該跟經濟繁榮掛勾嗎,美國與歐洲民主國家怎麼反而變成欠債的代言人?

Read more...

石油詛咒與中東民主

當我們談到天然資源(尤其是石油)的政治經濟學時,我們一定會碰觸到「能源詛咒」(Resource Curse)這個議題,當談到這個詛咒時,我們不能跳過 Michael Ross 的作品,他是 UCLA的政治學教授,他在2001年發表在《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的論文「石油阻礙民主嗎?」(Does Oil Hinder Democracy?),具體地論證了在世界各國中,石油輸出與民主呈現了負相關,也就是說,當一個國家出口石油的比例佔總出口貿易量越高時(也就是越依賴石油輸出),這個國家將更不民主。他更發現,礦物(例如鑽石與銅礦)的生產與石油擁有同樣的負面效應。

Read more...

美國強悍的欠債神話

美國總統歐巴馬極力推動的「調高舉債上限」法案在2011年8月2日的美國國會當中通過,歐巴馬也立即簽署,希望可以解決美國法律不准白宮增加舉債的窘境。白宮於2009年也遇到過類似的狀況,當時規定的舉債上限是12.104兆美元,但是美國國債鐘顯示的債務已經高達12.135兆,換句話說,白宮已經沒有任何繼續舉債的法律基礎,但是當時靠著「特殊的會計伎倆」,硬是清出了1,500美元的空間,平息了舉債危機。

Read more...

民主國家的高知識領袖

什麼樣的國家會擁有出什麼樣的領導人呢?民主國家會選出什麼哪一種領袖?而獨裁國家又會選出何種獨裁者?最新一期《美國政治科學評論》(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當中有一份相當有趣的論文,調查了從1848至2004年超過1,400位國家領袖之後,得出一個結論,民主國家擁有比獨裁國家高20%的機率選出一位教育程度較高的領導人。

Read more...

中國也有債務危機?

歐洲被金融債務危機席捲,陷入危機的政府被批評胡亂舉債下所創造的並非經濟成長,而是無限制擴大且虛弱的泡泡,歐美國家被認為是不愛存錢又浪費的地區,而存款率高且外匯存底龐大的亞洲常被視為是歐美國家使用金融資源的對比,其中中國握有龐大的存款、外匯存底以及債券,相較於歐洲空虛的經濟泡沫,中國目前握有龐大的金融權力,一旦中產階級崛起帶動內需市場的蓬勃,十三億人口將創造出驚人的、紮實的經濟實力。

Read more...